转眼已至8月
你的上半年是怎么过的?
看!太仓已经开启了
超级变!变!变!模式!
“四大两提一进”的奋进号角,
激荡起干部群众走出舒适区、
迎接新挑战的转变,
奋力赶超跨越的雄心!
目标是在体量能级上有突破,起跑却是先从思想观念、视野格局、干事热情上谋求变量。
在这个激情燃烧、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,太仓正以精神变物质、物质再变精神的“进阶版”良性循环,催动拼项目、夺名次、争贡献的奋进脚步,以火热的激情、争先的速度,在危机中寻找新机,在变局中开启新局。
辩证厘清危与机
聚焦重要枢纽门户城市乘势而上
“四大两提一进”开局之年,就遇上了极不寻常的2020。
全球疫情蔓延、世界经济衰退、中美贸易摩擦种种不利因素无疑增加了太仓“加速跑”“奋力跳”的压力,原先的目标还能不能“够得着”?
惊涛拍岸自岿然。
在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,太仓目标不变、任务不减、力度不降,复工复产按下的发展“重启键”就是“加速键”,争分夺秒抓发展,全力以赴抢进度,拼出了逆势上扬。
更难得的是,在压力“洗礼”下,太仓广大干部群众淬炼出坚韧不拔、众志成城的精神特质,逆风执炬、勇毅笃行的战略定力更加坚定。
“要坚持用全面、辩证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形势,把各项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考虑。”太仓市委书记沈觅说。风险挑战前所未有,却也蕴藏着多重机遇。
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,中央相继出台一系列加快发展和逆周期调控政策措施,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。
厘清了发展环境变化中的弊与利、危与机,也就看清了更广阔的加速跨越发展空间。
将视角聚焦在太仓周边:沪苏通铁路一期顺利通车,《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》中明确上海嘉闵线北延至太仓,结束“地无寸铁”的历史,太仓迈进了“高铁时代”。
开启作为江苏进入上海的重要枢纽门户城市的新篇,太仓正以乘势而上的姿态赢得未来“主动权”,加快撬动发展能级全面跃升。
今后,太仓将围绕打造上海科创产业重要功能区,聚焦汽车、航空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,加快构建与上海协同配套、互为促进的产业、研发和人才引育体系。
同时,在提高城际通勤效率、接通城市生活圈等方面精准发力、持续加力,进一步放大沪太“同城效应”,让“上海下一站、下一站上海”成为太仓鲜明标识。
上半年省市重点项目全开工
投资进度均超65%
6月29日,苏州市2020年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现场会在太仓召开。就在前一天18时08分,苏宁环上海电商产业园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。
这是太仓今年62个新建项目的最后一张施工许可证,至此,太仓全市三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开工率实现100%。
“小太仓”有了“大目标”的口号言犹在耳,迅速变成“项目建设提速年”的激情战鼓声。
“一季度开工率超65%,二季度达到100%,这样的速度在过去不敢想象。”太仓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感慨,今年,“大抓发展、真抓实干”的氛围特别浓厚。
速度之变的动力,源于自我加压的改革成效。
苏宁环上海电商产业园的审批速度更具代表意义。
5月25日土地挂牌,6月24日摘牌,6月28日上午签订土地出让合同,下午即办好不动产证,24分钟后就发证。从项目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,审批时限仅为6.5天,至少为企业节约了60%的审批时间。
更为难得的是,这不仅是一次特事特办的“盆景”。
“在‘1120’高效审批改革基础上,我们通过更多的新招、实招、硬招,继续提速,实现绿色通道的常态化、制度化。”太仓市行政审批局局长李烨介绍,上半年,太仓重点项目平均审批时间同比提速62.8%。
新招足够实,也足够硬。
3月底,太仓在全国首创国有储备土地使用权“双信三即”制,对一块7000多平方米的工业用地,挂牌出让“成交即发证、交地即开工、竣工即登记”。
最极致的服务换得了最极限的开工速度,但太仓对于半年开工率100%仍未满足。
建设进度、投资进度成为新的争先目标,上半年,江苏省、苏州、太仓三级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全部超65%。
7月27日,在2020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上,太仓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逐个项目过,问进度、问难题,紧盯关键节点,扫清项目建设障碍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确保“项目建设提速年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。
在机遇转化、优势重构的起点上
点燃攀高逐新的发展引擎
烈火见真金。
一场面对疫情冲击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的斗争,也检验出太仓全市产业体系的抗压能力。
主导产业坚挺、新兴产业稳健,也加快了太仓产业体系结构的创新转型之变。
一连串亮眼数字,点燃的是太仓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驱动力,也是太仓干事创业的激情——
强化对标找差、再攀新高的思想和行动自觉,再加一把劲、再添一把火,坚持创新引领、加快转型升级,让发展的引擎产生更强劲的动力。
集中资源、集成政策,持续壮大以博泽驱动、扬子三井造船、耐克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物贸总部经济等主导产业规模;加快星药港、昭衍生物硅谷等项目建设,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,推动产业攀高逐新。
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、建立研发机构,引进和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,加大“独角兽”企业培育力度,确保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,引进企业创新人才1万名,打造创新硬核力量。
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引育扶持力度,加快推动企业“上云上平台”,积极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、示范应用项目,力争实施69个投资超亿元技改项目,增强企业竞争实力。
时代在变、环境在变,自身更要主动求变,在顺势而为中迎难而上。
8月1日举行的太仓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,向广大干部群众再次发出动员,把取得的成绩作为奋进的起点,在比学赶超中狠抓落实,在争先进位中奋发向上,在机遇转化、优势重构的变局中开启太仓发展新局。
小太仓有了新模样
正在变!变!变!的太仓
你感受到了吗?
来源丨苏州日报、苏州新闻、太仓发布